【视频】CATTI杰出译者介绍
2019/11/11 15:32:38来源:CATTI项目管理中心
胡婧:1984年11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3个月时得了一场大病,6个月时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医生断言其“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不认识父母,也不会笑”。然而,胡婧5岁依靠录音机学会拼音,10岁学会站立,12岁独立行走,16岁自学英语,19岁学习翻译,在双手失控的情况下,先后用下巴颏和脚趾头打字,翻译、审校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出版了6部译著,被誉为“新疆最好的翻译之一”,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疆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2005年,21岁的胡婧正式走上职业翻译道路,开始获得收入;2008年,她注册了一家名为“译渊文化服务部”的个体工作室,自主创业启新生;2011年,她荣获了有着“中国翻译界奥斯卡”之称的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组优秀奖;2014年,她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强不息,自主创业之星”;2016年,她考取了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Diploma in Translation高级翻译文凭,并获中国区最佳考生奖;2019年,她创办微信公众号“PEA中英双语历史文化趣谈”,主要讲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志在成为一名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田瑞雪:优秀考生,通过CATTI一级笔译。田瑞雪是个80后,2005年从郑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她在国企待过,进过外企,做过培训,自学过会计和工程造价。2007年田瑞雪偶然得知了CATTI考试,凭着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她开始自学翻译,2014年11月第一次参加CATTI英语三级笔译考试一次性高分通过,之后她继续过关斩将。2015上半年通过了英语二级笔译考试,综合79分,实务72分。接着,经过三年高强度翻译学习和职业翻译实践,2018年上半年她又通过了英语一级笔译考试。一路走来,田瑞雪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翻译新手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不仅如此,她还在翻译这条路上渐渐影响了很多人。田瑞雪通过网络平台记述了自己与CATTI结缘,独自摸索,艰难把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平衡,竹杖芒鞋行走七年的故事。博文一经发出,得到网友们的热烈回应。很多人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详细、最实用的备考指南,更是驱散黑暗、重见希望的一盏明灯。田瑞雪也感觉不再孤单,带着发现旅伴的喜悦和振奋,坚定前行。
路蒙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残疾人自强模范、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工作者、“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中国最早的环保NGO自然之友成员。从小学到博士,路蒙佳一直都是佼佼者。1992年,路蒙佳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二中,1998年以617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2年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04年以专业方向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人大金融学博士研究生。2018年10月获得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看着这张光鲜亮丽的履历,很难想象这些大部分人难以企及的称号竟然都集中在了一位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的身上。在2009年时,路蒙佳获得了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二级笔译证书,这在当时给了她极大的动力。她说道“我接下来还有个小目标,打算再去参加一级笔译的考试,争取一次拿下!”身残志坚的她拥有着超常的积极与求知欲,永远保持着对学习虔诚的热爱。
苏相宜:女,重庆人。患有罕见的先天性脆骨病,先后骨折16次,被人们称为‘玻璃姑娘’。因身患脆骨病不能行走,无法上学读书,她在轮椅上自学了小学至高中的全部课程,邮购教材学完4年大学英语。2009年自学电脑,用网络创作和翻译文学作品投稿,写作之余,在轮椅上自理家务。2011年养父母先后辞世,她自立自强开始新的生活。苏相宜曾说过英语和文学都是她舍弃不了的东西。当初她自学外语所付出的艰辛依然历历在目,没有同学练习对话,她几十上百遍地跟磁带读课文。没有老师解答难题,只能靠父母奔波在全城各书店为她寻找辅导书。现在苏相宜依然坚守着“热爱文学和英语”的初心,她说她还想多翻译几本书”。
许光亚:1981年5月出生,副译审,自由译者,CATTI考试首位通关者。2003至2018年,为军队重点项目做文件翻译;为军队重要会议做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许光亚与CATTI结缘,始于2010年。从那时起,他陆续通过了英语三级笔译、二级口笔译和一级口笔译考试。2014年11月,通过CATTI同声传译考试,成为第一位CATTI“通关者”。许光亚一直把CATTI当做目标,以考促学,不断地激励自己前进。他曾写道“CATTI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几张证书,更是我生命中一段重要历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