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翻译人的故事丨朱佳:从冶金到外宣的翻译之路

2022/7/26 13:50:51来源:CATTI中心

朱佳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现就职于中冶赛迪集团,主要承担公司大中型冶金工程项目的技术和商务谈判、高层互访、公司外宣等方面的口笔译和定稿工作。在2021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一级翻译评审,通过CATTI中心,朱佳与各位正奋斗在一级翻译拿证路上的翻译人们CATTIer们分享了她的心得。


一、立志向,跑工程。翻译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课程,大三起就注重各类翻译手册、中英双语资料的研读。Beijing Review, China Daily, 《英语世界》、《中国翻译》、《参考消息》都是我常年阅读的资料。本科毕业,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国企专职翻译。研究生阶段,系统学习了中西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比较文学,每天仍然研读中英双语资料,同时保持每天一篇散文、时政或古文互译练习。多年的兴趣与学习,使我立志要做好一名“任何资料都能译得好的”译员。


作为冶金行业翻译,须要随时跟随工程项目,参与到技术和商务谈判、项目执行驻守现场的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到位、完整无误的口笔译服务。这对每一个项目团队都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支持。


二、重积累,常总结。每次口译任务前,必须了解项目背景、参会人员(专业背景、职务职责)、议程、专业词汇、工艺流程、装备特点、项目节点以及交流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较为自信地上场,稳定发挥。交流过程中,翻译兼顾会场的协调,务必要领会双方或多方立场背后的沟通意图,自身保持中立,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各方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有时候,口译任务相当紧急,这需要平日的知识积累、自我总结、领悟提升。多年来大量的笔译工作,确立了我精准、完整、适宜的翻译风格。恪守“信达雅”的译则,深刻理解各类工程文件的涵义,包括招投标、设计和施工、设备安装操作指导书,此类科技文体的英汉互译,须要做到准确、完整和简洁,不得模糊、错漏或拖沓。


为了胜任各项口笔译工作,我们最好能勤查阅、多提问,做好笔记——包括自己在查阅或讨论中了悟到的中文涵义,各种场合适用的英文说法;常常翻阅、加深记忆。


三、做外宣,多实践。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承担了公司外宣工作的整体把控与实践操作。英文宣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优质的宣介——Newsletter、网站、PPT、视频能较好地建立第一印象,尤其是疫情或特殊时期,如若不能见到客户面对面交流,我们定期发布的以上动静态文字,将是最好的桥梁——维护客户关系,拓展业务机会。


外宣翻译是考量译员思维、格局和笔头功夫的修道场。除了熟知公司战略要求和文化特质,在行文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业界的接受程度,比如不能一味地照搬原文:“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替代了某国某公司的进口设施,因为其有哪些缺点”。直接按此翻译,会引起同行甚至业界的反感,不合时宜;那么就需要转换思维:“我们的技术装备有哪些优势,业主选择了我们而不是国外公司作为服务商。”这是一种比较易于各方接受的处理方式。可读性是外宣翻译的重要标准。不同于纯工程技术的翻译,我们最好能做到非冶金行业或专业领域之外的一般读者也能看得下去、看得懂、有所收益。专业翻译需要时刻保持职业敏感性,自主学习、严谨作为、认真负责。


最后,我特别感谢一路走来关照我的老师、同学和同事。2021年的一级翻译职称申报,幸好有外文局CATTI中心组织的线上培训,多位评审老师的精准讲解、答疑解惑,对我准备合格的评审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外文局职改办的老师们对申报材料的预审和日常解答,由始至终倍感温暖。


愿各位译员学有所得,申报顺利;未来路上,我们一同前行!

(作者:朱佳 ;编辑:孙婉茹)


CATTI译路通

CATTI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