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西悦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语言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利兹大学会议口译与笔译专业硕士。出版译著《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启示录》、《新动能 新法则: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企业实现转型与指数型增长》。现任重庆市外事翻译中心英语翻译,在2021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一级翻译评审,通过CATTI中心,胡西悦与各位正奋斗在一级翻译拿证路上的翻译人们CATTIer们分享了她的心得。
一、 关于成长经历
我对语言的兴趣最早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和培养,之后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了翻译的职业方向。
高中和大学时期,我曾以交换生身份分别在美国和芬兰留学一年,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并得以接触多语种环境。研究生期间,我习得了翻译专业理论知识,在欧盟资深口译员主授的外译英多语言环境中打磨听力、精进英语表达、模拟口译实战、在六人制英译中小班课程中保持高强度练习。
本科毕业前夕在欧盟驻华代表团的实习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外交工作方面的知识和礼仪,并以参赞助理的身份在一些非正式会见中承担翻译工作,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利兹大学师资雄厚并注重实践,研究生毕业前夕,我通过班级选拔,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做同传实习及观摩,见识到了高级别国际组织会议翻译的水准,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国企做外联和翻译,主要负责单位对外科技交往的会议口译及大量相关文书翻译,这段工作经历使我对重庆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国际交往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外事工作的经验,为日后在外办从事专职翻译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 关于工作感悟
2017年,我成为了重庆市外事翻译中心的一名专职英语翻译。外事翻译的主要工作是各类外交、外事场合的相关口笔译。与普通翻译工作有别,外事翻译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敏感度和保密度高的特点,对译员的综合要求更高,译员的责任更大。常见的口译场景包括领导会见、双(多)边座谈、国际会议同传、访问陪同、采访、宴请、发布会、出访陪同等。入职以来,我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文件、每一场口译。近五年来,我圆满完成了近400场各类口译任务,约200万字笔译(审稿)任务,其中包括了多场本地省部级领导重要的外事接见与会议的各类翻译任务。对于外事翻译工作我有几点感悟:
1、准确传达,日积月累。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外事翻译更需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具体翻译中要忠于原文,用最恰当、简洁的语言传递讲者表达的信息,切忌遗漏和随意。因为或许一个小小的用词不准确,小者引起不必要的不快和误解,大者影响政府的对外关系,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在外事翻译中,能否做到准确传达,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考验译员的综合素养和素质。在语言翻译能力之外,我们还需要具备有效筛选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如何查找阅读材料,如何判断资料的可用性,如何将资料内化于心,也是翻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做好外事翻译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阅读积累,持续不断地关注国内国际各个领域的事件报道,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在具体翻译中,尤其需要认真研读官方的双语报道和针对特定问题的表态和表述,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恰当表述。
2、灵活生动,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上越来越多地需要做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外宣类翻译。在这类翻译工作中,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还要以灵活生动、有感染力的方式,把故事讲好。译员不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解,更要以符合目标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的方式进行传译,否则,字对字的直译只能带来生硬、怪异的中式英文,无法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许多特定的中文词汇越来越多地采取拼音+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拼音可在后续行文中替代使用,让中文走出去,解释也使意思更加清晰,方便理解。如“重庆小面”就可译为“Xiao Mian (Chongqing-style spicy noodles)”。当然,这一类的翻译,百花齐放,没有标准答案,但其宗旨都是“灵活生动,讲好中国故事”,达到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的目的,把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给世界。
3、严肃严谨,摆正位置。外事翻译的另一个特点是参与的会议规格高、被关注度高。相比普通翻译,外事翻译在有更多压力的同时也会“享受”更多的关注,这是这份职业带给我们的光环。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事翻译,我们需要对工作抱以严肃严谨的态度,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担当的角色。就我个人而言,一场成功圆满的翻译,当然需要获得来自领导专家或外宾的认可和肯定,但这只是我的职业本分,而不是炫耀的资本。在任何一场高规格的会议翻译中,译员要谨记保持低存在感,学会“躲镜头”,与此同时,能够使主客双方顺畅愉快沟通,就是翻译的成功,对我来说这已足够带来职业满足感和获得感了。
三、 关于评审经验分享
1、CATTI一级备考。大家都知道CATTI一级是没有官方教材的,这也反过来证明了它对译员的高要求,在没有官方指导框架的情况下,如何自行准备考试。在这里我分享三点经验:(1)养成长期练习习惯。最好可以固定在每天的一个特定时段,这样能够帮助建立语感,保持热身状态。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口译,也可以把当天的练习替换为跟读、视译、转述、重点单词造句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分段可选择2分钟-2分半一段,宜长不宜短,多训练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对笔记进行系统化归纳,总结常用符号。(2)材料的选择。英译中可重点关注各类国际组织的官方网站,许多都有现成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近年来CATTI也考过许多文稿类的材料,可以请同学或同事来读,模拟口译现场,或自己先录音后再分段进行口译。中译英可多练习国家领导人、我国驻外大使的演讲和致辞,也可以关注一些重点议题的国家性文件,如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报告、纪录片等。(3)放平心态,平稳发挥。如果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考试的时候就只需要正常发挥,不要紧张。考前可以再快速过一遍平时整理的重点词汇,考试时语速不要过快,自信、大方、不紧不慢地把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
2、参与评审。关于评审,个人认为,在材料的准备中,最重要的是排好主次先后。我把评审材料分为单位提供材料、资格材料和业绩材料三大类。最先完成的是单位提供材料(委托评审函)和评审简表,其次准备资格材料(身份证件、学位学历证书、考试证书),接着准备业绩材料中整理类工作量比较大的部分(译文节选、口译工作明细、录音材料选择等),最后再留出足够的时间写个人自传和心得体会。这样的流程能保证在写两个最重要的文件时,不会分心,因为前期最繁琐的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也特别需要注意进行整理、顺序和归类,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材料以最清楚、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评委。
“踏实肯干,谦逊谨慎,虚心好学,不慕虚名,不鹜虚声。”这是张璐副司长在2019外交部外事翻译培训班开班仪式中给大家留下的二十字箴言。作为外事翻译后辈的我,将此箴言牢记在心,以此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标尺,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向更高的专业目标迈进。
最后,特别感谢外文局CATTI项目管理中心,重庆市外办、外事翻译中心给我提供的平台,让年轻翻译能够不断学习、成长,为地方的外事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胡西悦 ;编辑:孙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