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外文局职改办指导,中国外文局CATTI项目管理中心主办并提供全额资金支持的第二届2022年职称评审辅导暨翻译人员继续教育公益培训圆满结束。CATTI项目管理中心特邀职称评委库专家及优秀通过人员来给学员们做分享。
最受学员们关注的还是优秀通过人员的职称申报材料准备心得。这次公益讲座,我们邀请了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汪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孙慧杰以及自由职业会议口译员常茂华为学员们分享经验。在直播中还设置互动、现场答疑环节。
汪玮以“介绍好自己,展示真实、立体、专业的‘我’”为题,详细解释了职称评审文件要求中的个人业务自传、业绩成果等材料如何填写。孙慧杰和培训班学员交流了自生工作经验、学习翻译的心得体会及评审文件的准备经验。常茂华分享了她参评以及口译的心得体会,重点讲解了口译工作量认定和评审简表等报审材料的填写。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三位的职业发展之路,看看“大神”是如何练成的!
汪玮自传
本人1986年9月出生于安徽安庆,2008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月进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工作,任英文部编辑。
我于2016年、2021年分别取得了一级翻译、译审职称,总结目前的收获,客观地说,并非自己新闻编译及国际传播的水平有多突出,只是外文局及中国网给予我的平台让我荣耀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待这个世界的视野开阔了,语言学习的思维活跃了,翻译这项活动也因此变得愈发有意义了。
孙慧杰自传
我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受教于多位优秀老师的指导,不仅提高了翻译的语言能力,更学习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和技术,增强了翻译项目管理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毕业后我进入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工作,主要参与城市发展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通过实践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翻译能力。今年获得翻译序列副高职称,经验或感想主要有三点。首先,理论结合实践,充分利用本职工作中的翻译机会。其次,团队合作,虚心请教。另外,坚持学习,不断积累。
常茂华自传
我是常茂华,一名自由职业会议口译员。从业二十年来,我为许多重大国际活动担任同声传译员,如北京奥运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我也有幸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首脑政要、诺奖学者以及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家提供口译服务。一路走来,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和心得,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点:不辞辛苦、勤能补拙、厚积薄发。
二十年来,随着我对口译工作的理解日渐深入,我对这个职业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生于波澜壮阔的时代,能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略尽绵薄,每每令我深感幸运。而在工作中得以不断接触新事物、增长智慧和见识,也让我对这份职业倍加珍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愿自己是口译之路上脚步不辍的行者,不断攀登更高的境界。
各位学员们向优秀的他们学习吧,认真准备报审材料,希望大家都顺利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