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2018年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只是时间的更替,但对于考评中心而言,对于每一个考评人而言,这一年的来到竟是如此令人重视。因为我们迎来了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十五周岁生日!
翻译资格考试从2003年12月开始进行首次试点,在考试实施与管理及口笔译考务各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步和值得骄傲的业绩,考试的规模稳步增长、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翻译资格考试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清单;国际译联主席刘崇杰来京调研,对翻译资格考试予以高度评价;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相关机构先后来京进行业务交流;我国翻译专家多次应邀到国际重要场合介绍考试。可以说,翻译资格考试的国内外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18年全年报名人数达21.3万,累计报名超过93万人次,累计获证人员超过12万。报名人数的逐年递增也反映了翻译资格考试的社会承认度越来越高。
翻译考试的十五岁生日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们同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从无到有,从简到繁,无论是外交,贸易,经济,还是政治,军事,人文,我们在和世界各国走得越来越近。这一切都离不开翻译的作用。作为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翻译事业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途上,科学有效地选拔翻译人才、打造高素质翻译人才队伍,是翻译资格考试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使命。
回想在7年前我刚进入到考评中心工作的时候,翻译资格考试还远没有达到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考试方式也相对陈旧落后。拿阅卷来说,由于考试采取纸笔作答的方式,所以在阅卷过程中,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把装满纸质试卷的约百斤的行李箱来回搬运,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试卷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可能会着火丢失的巨大风险。近几年,在考试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同时,考评中心的领导和员工也在努力改进科学便捷的组织方式,以便适应时代和实际工作的需求。经过多方的协调努力,从2016开始,翻译考试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辅助阅卷,不仅简化了以前繁琐原始的工作方式,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保密安全性。这就是顺应了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考试组织者,我深感抓住时代机遇的重要性。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发展,中国不仅深化了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这一切都给翻译评价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翻译领域内最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翻译资格考试需要勇敢正确地面对这一时代使命,不忘初心,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外语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水平和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翻译市场,加强对翻译行业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从而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