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一个响亮的名称,风风雨雨十五年,一路稳步走来,至今方兴未艾,影响力巨大,覆盖面广泛。回首往事,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两词汇集:感慨与感激。
感慨
十五年前,CATTI考试,一项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不设任何门槛,面向全球各界,利国利民的考试,应运而生。
作为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内首个不设学历和资历限制、不唯身份和岗位、不分年龄长幼的高起点、全开放社会化的考试,在CATTI考试的初始阶段,搭建班子,拟订大纲,组合试题,实施考试,组织阅卷,一切都略显仓促,几乎白手起家。是那些值得尊敬的创始人、拓荒者,应急处置及时,灵活调整到位,在摸索中进取,确保有序推进,开创成功局面,为CATTI考试日后不可阻挡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回想当年,在CATTI的创始阶段,庄绎传、王若谨、林克美、邵海明等翻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活跃在命题、审题、阅卷第一线,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倾情奉献了全部光和热。有幸与这些大咖们并肩战斗,切磋技艺,汲取他们体现的高尚情操、严谨作风、丰富经验和深厚功底,真是一笔难能可贵、可遇不可求的财富。十五年,足以让当年那些风华正茂,活力四射的帅哥美女们,青春逝去,芳华不在;也会让当年那些年富力强,正值当打之年的阅卷专家骨干,两鬓添白发,皱纹爬眼角,步入或正在步入老年,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几乎是一代人,且不止一代人,为CATTI考试贡献了青春年华,贡献了美好时光,贡献了知识财富,如今新一代CATTI人薪火相传,仍在继续付出、奉献。
CATTI考试经十五年凝练,向世人昭示:热烈、有序、拼搏、协同、高效,是其运行状态的集中体现,毅力、体力、精力、专注、耐心,是其凝心聚力前行的支撑。
回想当年,火热场面历历在目,令人激动难忘。阅卷大军报到撤离,景象浩浩荡荡;数百人拥聚一堂阅卷,场面热烈壮观;年轻的身影小鹿般穿梭,超大行李箱搬运试卷,忙而不乱,着实辛苦;试卷磁带分发交接如商场交易,对接忙碌,有条不紊;排队就餐火急火燎,如狼似虎;复读机进退往复,极端消耗,不堪重负;翻页翻到手发软,凝心盯卷眼发花,挥笔批改手腕酸,加班加点无怨言。
CATTI考试奉行高标准、严原则,追求高质量、零差错,似一面镜子,如一把尺子,容不得任何人施压造次,无端挑战。我清楚地记得,一次阅卷结束后成绩公布不久,被中心领导紧急召集,似有大事发生。原来,一位颇有些背景“我爸是李刚”的考生自认考得不错,却只得了20多分,一怒之下,果断出手,洋洋千言的告状信直怼外文局领导,信誓旦旦,言之凿凿,扬言要改变结果,“讨回公道”。真是命该如此,本人恰恰就是那个捅了马蜂窝“有违公道的作案人”,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但必须接受检验。固然,重压之下,公理自在,专家高手顶住压力,坚持原则与标准,会审的最终结果更严格、更公允地维持了原判,也无疑捍卫了真正的公道。CATTI考试奉行的规则和坚持的标准,是其成功之道,是其生命力所在,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信誉,意味着公平,意味着生命,谁都不可逾越雷池半步,那怕你爸是“李刚、刘刚、王刚、赵刚”。
CATTI考试拥有广阔的市场,蕴含巨大的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十五年来,参与者进进出出成百上千,其中不乏利益驱动下意欲赚一杯羹者,混者有之,捞者有之,借此招摇、炫耀、钻营者,形形色色。然而,CATTI考试是讲政治,论觉悟,凭能力,比奉献的舞台,如同试金石,大浪淘沙,荡涤丑陋,拒绝贪恋。最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心存杂念、图谋赚钱谋利、沽名钓誉者必须出局,必须走开,如匆匆过客,过眼烟云。毫无疑问,正是这种自我陶冶,自我净化,自我升华,CATTI考试才得以保持其特有的纯洁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虽经磨难、挫折、反复、彷徨,CATTI考试终成澎湃之势,一路向前,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经15年锤炼,随政策不断调整,理念时时更新,CATTI考试如今成熟稳健,硕果累累。截止2018年上半年,82万余人参考,形成巨大规模,逾11万人通过考试获取各级资格证书,培养众多人才;2017年全年报考人数一举突破15万,社会效应强大;2018年上半年参考人员首次半年突破10万人,影响日益广泛。CATTI考试对社会贡献巨大,大力推进了国家职称制度改革,使之更加透明、公平;有效完善了大学学位教育,在全国数十种职业资格考试中,唯一与硕士教育接轨。更为可贵的是,在13个国家级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品牌中,CATTI考试综合评定名列第8,成为特色鲜明、别具一格、响当当的国家品牌。
如今,CATTI考试体制终于形成良性局面:决策班子与时俱进,运作团队协同高效,专家群体作用明显,阅卷大军潜力无限;品牌创优意识形成,系统硬件软件兼备,线上阅卷实现革命性变革;翻译人才辈出,翻译队伍壮大;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内外交融,CATTI考试厥功至伟,功不可没。
没的说,不由得不感慨,只有感慨,必须感慨,无限感慨。
感激我和CATTI考试有个约定。十五年前,机缘巧合,命中注定,作为一个译者,自己的学业和专业恰与CATTI考试当时的迫切需求一拍即合,似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似一种无形的力量,一个死心塌地的弄潮人诞生啦。如此天作之美,如此偶遇相逢,如此命运交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难舍难分,不离不弃,相随相伴至今,也成就了一个CATTI考试忠实的陪伴者、执行者、推广者、呵护者。
感慨十五年的责任担当,自己参与了CATTI考试相关的命题、录制、审题、监考、阅卷、质检、总结、研讨、论证等一系列工作,似有一种胆大包天、无所不能的感觉和作为;很执着地、不甘寂寞地连续30次参加英语考试阅卷工作,似心有千千结,一次都舍不得落下;阅卷范围涵盖全部考试级别和类别的口译、笔译考试,名副其实地扮演了救火队员(fire fighter)角色。体验如此全面,经历如此丰富,敢说没有第二人。对此,有人戏称为一个成色十足的“万金油”、一个不折不扣 “百搭”、一个骗吃蒙喝的“混混”,好像啥都干了,其实啥都不能干。对此,自己却颇有些沾沾自喜,自认无愧于“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搬到哪里都顶用,踏踏实实一板砖”。艺多不压身,终有施展时,是金子总会发光,CATTI教我相信这一点,帮我证明这一点。
感慨岁月无情,时光如梭,当年还算“帅气的汉子”,经十五年历练,终成“老炮”一枚。虽历经苦累怨烦,虽饱尝苦辣酸甜,却矢志坚守,无悔无怨,为什么?其中蕴含的是一份复杂情感,是一份责任担当。
2009年春节后,人称“硬汉”的自己被数年积累的过劳击倒,住院两个月后迎来了上半年阅卷,CATTI的征召就是使命与责任,不容推辞。于是,拖着虚弱病体顽强参战,期间危情连连,事故不断,令人揪心,好歹有惊无险,“硬汉”可以被击倒,但绝不能被击垮,感谢所在团队同心协力,强力支撑,出色完成任务,没有掉链子。
还是那一年冬天,被命运再次无情捉弄,凶险的急性胆囊炎不请自来,连续输液七天、体重骤降十余斤后又迎来下半年阅卷,没说的,上!晃着软弱无力之躯,歪歪扭扭再赴阅卷场,寝食难安、体力不支、头晕眼花成常态,但链子依然稳固,团队依然出色,完成任务依然漂亮,“硬汉”仍在。
2017年上半年阅卷,在艰难七日开始的第一天,蓄谋已久的痛风偷偷来袭,其势凶猛,每个细小动作,甚至轻微呼吸都令人痛不欲生,倒吸凉气连连,龇牙咧嘴不断,食无味,寝难安,如此度过整整7天7夜。然而,还是坚固的链条,出色的团队,完美的答卷。
保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甘奉献,不惧难的阅卷队伍,是CATTI成功运作的核心力量所在,持久发展的动力所在。十五年来,着力动员并率领一支由历届弟子组成、彼此情同师徒的专业团队多次参加CATTI考试的各级别阅卷,经受了考验,强化了能力,建立了信誉,招即来,来能战,攻必克,战必胜,真心感谢CATTI考试的慷慨赠与与铺垫,让学生、弟子们享受如此天赐良机,使无数阅卷人受益良多。
感谢CATTI创造无限机会,令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加明白要不断进取,学无止境,天外有天。
感谢CATTI搭建顶级平台,让我增强才干,提升能力,在更高层次人尽其能,施展拳脚,酣畅淋漓。
感谢CATTI提供良好环境,帮我增进友情,结交朋友,令我更深感悟:个人纵有天大本事,也难能包打天下,团队合作,同心协力,必定攻无不克,无坚不摧。
感谢CATTI,让我深知只有把专业作为事业,才能迸发主人公精神,才能视考试为自家事,才能勇于担当责任,不遗余力,甘愿奉献。
感谢CATTI,让我更深感悟了“舍得”的真谛,唯有舍,方有得。只图回报,免谈奉献;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终将为人不齿,遭社会唾弃,被淘汰出局。
感谢CATTI,进一步锻造了我本就坚强的毅力和不拔的韧性,唯此,就不会轻易懈怠、哀怨、退缩、放弃。
感谢CATTI,让我领教了大千世界,见识了人间百态,使自己原本欠缺且需大力提升的IQ、EQ倍增,受益匪浅。
还说什么呢,不由得不感激,只有感激,必须感激,感激无限。
寄语
不长不短十五年,见证了CATTI考试的艰难初创、艰辛跋涉、艰苦历练,目睹它不断升华,逐步成熟,走向今日成功。
直面时代需求,不断推进改革,培养翻译人才,传播中国声音,利国利民,大势所趋。AI应用引领技术发展,机器辅助乃至替代人工势在必行,机上(无纸化)考试全面推行指日可待。作为参与者和陪伴者,我衷心希望咱们的CATTI考试:
适时调整政策,更新理念,从而顺应发展潮流;全面增强谋划能力、协调能力、运作能力、处置能力,从而确保得心应手,自如应对挑战;励精图治,主动联合各界力量,无限动员可获资源,强化完善系统程序,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开发人的潜质,更加重视专家作用,悉心培养核心团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CATTI考试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今日的成功指向未来,走向世界绝不是梦,还将走过一个又一个十五年。咱们继续走,我愿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