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热爱的”们,
正在经历的这个春节,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中国人能铭记一辈子的,因为她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又洋溢着满满的爱。
写这封信之前,思绪良多,不知从何说起,但又想作为一个CATTI的工作者,想对亲爱的考生们、翻译爱好者们,在这飘雪的春天里,和你们分享我此刻复杂但又平静的心情。
整个春节,我也和你们一样,待在家里没挪窝,看着囧妈、刷着微博、聊着微信、看着火神山直播,直到现在。
尤记得2003年,懵懂的我经历的北京SARS,我当时的学校北邮在位于北京郊区的昌平,每天顿顿喝着浓浓的板蓝根或者绿豆水,通过固定电话(手机都是奢望,更没有网络)与高中同学传递着最新疫情,当时听北京交通大学的同学说他们整栋楼都隔离了,我们远在昌平的更不敢出门了(昌平还有个小汤山啊)。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突然5月中旬,一切又回归风平浪静。其实整个过程,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都被好好的保护在象牙塔里,平安而无知。
等到17年后的今天,自己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社会人,真正经历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酝酿、爆发、救援等过程,才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
我年轻的90后、95后同事非常担忧的跟我聊,怎么办啊,好可怕啊??我非常淡定的跟他们讲,这有啥,当年老娘(口误)被SARS追杀,现在被新冠追杀,比你们惨吧(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啊,追杀17年),不用担心,当年SARS那么可怕,不都扛过来的了(其实根本就被保护太好),新冠怕啥?
在可能是人生最长的一个国家法定假日,作为85后的姐姐,我有足够多的时间,细细回忆自己在参与CATTI考试工作的点点滴滴,尤其是2019年的冬季,带着一群90后的小同学,二战俄罗斯、白俄罗斯,与身材高大的“俄罗斯友人们”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被白俄罗斯前副总理用犀利的“蓝宝石”眼睛盯住。
最糟糕的是在异国他乡,出门竟然没带钱,也顺利完成了CATTI考试海外设点的前站任务,为中国的翻译资格考试第一次走出国门画好了地图。
一路同行的90后同伴们,问我为啥能应对自如,我当时感觉好像也没那么难(小编语:其实真的很难),这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影响。
每次碰到以为不可跨越的艰难险阻时,心中坚定的信念是“这是中国的考试,我骄傲”,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好像真的就一切迎刃而解了。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我们经历了伤痛,但更多的被家国情怀包围。每天持续的刷着头条、新闻,从最初的惊慌、害怕、恐惧到现在的淡定。
其实没有什么不能跨越的,我们在这个春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4亿人过年不串门、千万人主动被封城、更多的人主动听从号召自我隔离,几千名医者赶赴武汉;数十亿防疫资金迅速到位;8天时间建造了火神山医院。
(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